一、书籍简介
《全脑设计:基于脑科学原理的产品设计》由拥有认知科学博士学位且在人本设计领域有超 15 年从业经验的 John Whalen 所著,吴桐翻译。本书属于 O’Reilly 精品图书系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而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用户体验并非发生在屏幕上,而是在用户的脑海中,体验具有多维度、多感官的特性。它旨在帮助读者识别构成卓越体验的多种认知过程,学会通过情境访谈获取顾客相关信息,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产品和服务设计流程中,从而打造出拥有卓越体验的产品与服务。无论是企业领导人、营销专家,还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都能从本书中汲取到关于大脑不同区域认知过程如何构成 “一次体验” 的知识。
二、书籍大纲
第一部分 重新思考 “体验”
- 第 1 章 六元思维:提出用户体验的 “六元思维”,包括视觉 / 注意力和自动性、寻路、语言、记忆、决策、情绪。阐述每个元素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整体的 “单一体验”,并设置相关活动引导读者思考。
- 第 2 章 眨眼之间:视觉、注意力和自动性:探讨从视觉表征到体验的过程,分析无意识行为中视觉关注点的形成,揭示我们的视觉系统在清晰度补全以及对事物认知理解方面的特点。
- 第 3 章 寻路:我在哪里:以沙漠中的蚂蚁计算欧几里得空间为例,说明人类在物理和虚拟空间中寻找位置、规划路径的能力,以及如何测试界面来揭示互动隐喻,还对语音界面中的 “位置” 概念进行了思考。
- 第 4 章 记忆 / 语义:讲解记忆如何将细节抽离,分析服务刻板印象,强调理解心智模型的价值以及认识其多样性。
- 第 5 章 语言:我早就告诉过你:对词汇选择进行延展讨论,探索心灵的语言,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阐述词语在揭示用户想法方面的作用。
- 第 6 章 决策与解决问题:意识从舞台左边登场:介绍如何定义问题,将问题置于不同框架,寻找解决方案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设置子目标。
- 第 7 章 情绪:逻辑决策遇到了对手:分析过多信息对大脑的干扰,强调情绪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讲述如何争取有意识的注意力以及深入了解用户的欲求、目标和恐惧。
第二部分 揭露秘密
- 第 8 章 用户研究:情景访谈:阐述选择情境访谈的原因,介绍同理心研究以理解用户真正需求,给出情境访谈及分析的推荐方法,解答常见问题,说明如何从数据中获取洞察,提供练习和具体建议。
- 第 9 章 视觉:你在看我吗:通过眼动追踪和热点图等方式,研究用户的视觉关注点,分析真实案例并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0 章 语言:他们是这么说的吗:讲解录制访谈、准备原始数据的方法,分析用户语言中的言外之意 —— 熟悉度,通过真实例子说明如何从用户语言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并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1 章 寻路:你如何到达那里:研究用户对自身位置的认知、从 A 点到 B 点的期望路径以及这些期望的依据,通过真实世界的例子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2 章 记忆:期望与填补空白:探讨用户记忆中意义的形成,如何融会贯通记忆中的信息,通过真实例子说明可能发现的关于用户记忆的内容并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3 章 决策:跟着面包屑:分析用户的目标和旅程、及时需求,指引决策之旅,通过真实例子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4 章 情绪:无言的真相:介绍如何通过寻找真相与本质、分析目标、生命阶段和恐惧、获得时代精神、关注当下等方式洞察用户情绪,通过真实例子给出具体建议。
第三部分 将六元思维应用在设计中
- 第 15 章 成理:介绍亲和图与心理画像,从语言、情绪、寻路等方面阐述如何将六元思维运用到设计中,寻找设计维度,挑战内部假设,结束过时实践并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6 章 把六元思维付诸实践:吸引、提升、觉醒:说明如何通过吸引(关注用户所说、视觉 / 注意力、语言、决策等方面)、提升(考虑更长期解决方案、全新服务等)、觉醒(实现更高目标、定位情绪驱动因素等)将六元思维应用到产品和服务设计中并给出具体建议。
- 第 17 章 快速成功,经常成功:介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讲解双钻理论(第一钻石:发现和定义,第二钻石:发展和交付),强调边做边学的设计思维。
- 第 18 章 现在你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了吧:强调多重层面上的同理心以及基于证据的决策。
- 第 19 章 如何创造更好的人:从六元思维对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的影响角度,探讨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三、书籍特色
- 独特的理论框架:创新性地提出 “六元思维” 理论,将用户体验拆解为视觉 / 注意力、寻路、语言、记忆、决策和情绪六个关键认知过程,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分析视角。这种多维度的剖析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局限,从更本质的层面把握用户需求。
- 紧密结合脑科学:作者凭借其认知科学背景,将大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产品设计的论述中。书中详细阐述了大脑不同区域在各种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例如视觉系统如何处理信息、记忆如何存储和提取等。这使得设计决策不再仅仅基于主观判断或经验,而是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大大增强了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丰富的实践指导:不仅有理论阐述,更注重实践操作。书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如情境访谈的详细流程、如何运用眼动追踪和热点图分析用户视觉行为、如何从用户语言中挖掘有价值信息等。同时,通过众多真实的案例分析,包括财富 100 强公司的实践经验,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六元思维在实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便于将所学知识快速应用到工作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
- 跨学科融合:融合了心理学、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和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为读者带来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审视产品设计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设计难题,培养出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设计思维能力。
四、总结
- 理解六元思维的核心地位:六元思维是本书的核心理论,读者需深入理解每个元素的内涵及其在用户体验中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产品使用经历,分析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视觉关注焦点、如何寻找路径、语言表达习惯、记忆如何影响决策以及情绪对整个体验的影响等,从而更好地领会六元思维的实际应用。
- 重视情境访谈的方法:情境访谈是获取用户洞察的重要手段,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读者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要认真学习情境访谈的步骤、技巧以及分析方法,并尝试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进行实践。通过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观察,真正走进用户的世界,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痛点,为后续的产品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既有对人类认知特性的理论阐述,又有大量将六元思维应用于设计实践的案例和方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互印证,思考如何将书中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己所从事的产品或服务设计中。可以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提出一些实际的设计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培养跨学科思维:鉴于本书跨学科融合的特点,读者在阅读时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中关于大脑认知过程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跨学科思维,在面对产品设计问题时,能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 反复阅读与实践应用:本书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一次阅读可能难以完全掌握所有要点。建议读者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书中的内容。同时,要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基于脑科学原理的产品设计思维和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