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程序员做项⽬管理

2025-04-06 0 688

⻆⾊转换:程序员做项⽬管理的三⼤误区

在成为⼀名专业的项⽬经理之前 ,我曾做过四年的“程序媛”。在那时的我看来 ,程序员是个很有意思的职 业 ,⼀个⼈敲代码的⽇⼦ ,现在回想起来 ,我依然觉得有很多乐趣。我喜欢⽤代码尝试各种效果 ,折腾新的 技术和语⾔ ,从图书馆背回来厚厚的《设计模式》 ,⼀边学 ,⼀边在我的项⽬上应⽤实践。

那时的我 ,不怎么需要跟⼈交流 ,⼀天到晚对着屏幕 ,只要跟我的代码在⼀起 ,就觉得⾃⼰可以上天⼊地, 玩得不亦乐乎 ,真当是“代码在我⼿ ,天地任我游”!

尽管当⼀个很⽜的程序员是⼀件很酷的事情 ,但是我却很早就意识到 ,做技术⼤概不是我⼀⽣的饭碗和追 求。 当我开始成为这个岗位上的“熟练⼯ ”之后 ,我发现⾃⼰开始有了更多的渴望。

直到有⼀天 ,摆在我⾯前的路 ,出现了新的转折。那时 ,组织中成⽴了新的项⽬管理部 ,于是 ,我通过内部 转岗 ,顺利地成为了第⼀名全职的项⽬经理。从此 ,项⽬管理的世界向我敞开⼤⻔ ,带领我⾛上了⼀条完全 不同的⼈⽣轨道。

美国电影中经常有句话说 ,Great power mean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越强 ,责任就越⼤) 。项⽬管理 这个岗位 ,让我从管好⾃⼰的事 ,到开始操⼼别⼈的事 ,责任范围⼀下⼦扩展开来。这种责任范围的扩⼤ , 极⼤地锻炼了我的全局分析能⼒ 、统筹规划能⼒ 、 以及沟通协调能⼒。

但由于并⾮天⽣适合跟⼈打交道 ,刚开始时 ,我丝毫体会不到什么power,反倒经常感觉有劲⼉使不出来 , 被新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来。正是这段经历 ,让我对想要从程序员转做项⽬管理的同学 ,有了更多的同理⼼ 和体谅。

结合我的经历 ,我把这个转换过程中常⻅的问题 ,归纳为以下三⼤误区:

误区1:凡事恨不得事必躬亲

当我做程序员时 ,我的⼯作是⾼度可控的 ,我可以把每天的⼯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在做项⽬管理之后 ,我 发现⾃⼰的产出全部依赖别⼈的⼯作 ,于是我会经常性地陷⼊⼀种抓狂的状态 ,着起急来 ,甚⾄会忍不住冲 上去 ,替别⼈做好⼈家本该做好的事情。但是 ,后来我慢慢地意识到 ,对于团队⻓期的发展⽽⾔ ,这种⾏为 的效率是最低的。 可当时的我 ,跟⾃⼰直接去做相⽐ ,想办法影响他⼈去把事情做好,要难得多

那么 ,如何影响他⼈去做好⼀件事呢? 在不断地反思之后 ,我总结出了成功施加影响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让⼈知道要做(Awareness)、有动⼒做(Desire)和有能⼒做(Ability

我曾经跟⼀位产品总监合作 ,他交待⼯作⾮常⾔简意赅 ,团队只知道最终输出的指令和结论 ,但完全不清楚 背景 ,更不⽤说明⽩他的思考过程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了。有⼀次 ,他的下属跟我说:“⽼⼤昨天 晚上突然给我打电话 ,让我⻢上把就要上线的活动停掉 ,不要再做了。”他⾮常困惑 ,因为团队已经投⼊了 ⼀个⽉的精⼒ ,⻢上就要⻅到成果了 ,但没等他问为什么 ,⽼⼤就直接把电话挂了。

这样的团队 ,听上去应该执⾏⼒不错 ,⽼⼤的指令都会被⽴⻢执⾏ ,可事实却并⾮如此。我发现他们完全谈 不上有做事的动⼒ ,很多时候都只是照章办事 ,出了问题也不敢去问 ,结果往往导致执⾏效果与预期相差甚 远。

对照刚刚我们所讲的三个层次 ,这应该只是第⼀个层次。单⽅⾯的⼯作交待和告知,停留在浅层次的信息传达上,只是让⼈知道要做,但并不⾜以让⼈产⽣动⼒,去促成有效的⾏动。

事后我了解到 ,这位总监之所以着急叫停 ,是为了规避短期的政策⻛险。在我和他沟通之后 ,他主动找来这 位下属 ,讲明了⾃⼰的意图。 随后 ,他们⼀起制定了⼀种合理的策略 ,经过调整之后 ,这个活动还是如期上 线了。

这个例⼦告诉我 ,在把⼯作授权给别⼈时 ,对于动⼒ (Desire) 的关注尤为重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现在做,获取理解及认同,激发团队的动⼒是项⽬经理成功授权⼯作的关键。

在动⼒的基础上 ,你还要确保你所选择的⼈有相应的能⼒来做到这件事情。如果现阶段的团队都没有对应的 能⼒ ,该怎么办呢?项⽬成功关键路径上的核⼼能⼒缺失,是你作为项⽬管理⼈员,要当作最⾼优先级的⻛险管理的事项。

从外部引⼊相应的⼈才 ,是最直接有效的⽅式。 除此之外 ,你还可以去积极争取短期借调、内部转岗等。从 ⻓期来看 ,你还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和投资那些团队中最有潜⼒的⼈ ,给他们安排相应的⼯作辅导 ,开展有针 对性的培训等 ,帮助项⽬组成员发展相应能⼒ ,让事情真正落地。

以上 ,就是授权⼯作时 ,成功施加影响的三个层次,从让⼈知道要做、到有动⼒做,再到有能⼒做

误区2:追在别⼈屁股后⾯做监⼯

在我做项⽬管理的第⼀年 ,经常会有种“赶鸭⼦上架” 的⽆奈。通常情况下 ,我会在⼼⾥设定⼀个⽬标 ,然 后费尽⼼⼒地把⼤家往⼀处赶 ,但往往我赶得越是卖⼒ ,鸭⼦们就越是跑得到处都是。

其实 ,项⽬经理最该做的 ,不是每天逐个⼈逐条事项的监督 ,⽽是要明确⽬标,建⽴机制,并让这个机制运转起来,最终在项⽬组形成⼀种良性的秩序。

⽐如 ,项⽬经理要带⼤家⼀起开启动会 ,清晰愿景⽬标 ,定义阶段⾥程碑和完成标准 ,接着制定分段执⾏的 计划 ,把事情的所有环节从头到尾捋顺了;项⽬经理要建⽴上下游协同的流程规则 ,明确各个⻆⾊在整个过 程中的职责 ,获得⼤家的认同和共识;项⽬经理还要建⽴站会、周会等制度和模版 ,让进展和⻛险通过这些 良好设计的信息渠道汇聚 ,借助规则和⼯具来达到监控的⽬的。

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 ,把我的经验系统化、分步骤地传递给你。这⾥你需要记住的是 ,项⽬管理并⾮要让 你成为监⼯ ,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家的⾏为。 当成熟的秩序在团队中形成之后 ,从⽇常琐事中解

放出来的项⽬经理 ,就可以集中精⼒去做愿景驱动、激励团队等更⾼层⾯的⼯作 ,真正做到 变“赶”为“ 引”。

误区3:拿着锤⼦ ,看哪⾥都是钉⼦

我曾经⻅过⼀位新官上任的项⽬经理 ,可能是因为终于得到施展的空间了 ,⼀上来就左突右攻 ,恨不得把⼗ ⼋般武艺全都套上去 ,结果激起了许多不必要的⿇烦。开站会也好 ,电⼦看板也罢 ,本来都是好⼯具 ,但是 如果引⼊过程不当或时机不对 ,会让团队产⽣抵触⼼理 ,最终拿不到好的效果。

看到项⽬中的问题 ,哪⾥都很想修理⼀下 ,这种⼼情我⾮常能理解。但是 ,你要知道的是 ,每个项⽬的现有 执⾏⽅式 ,都有它本⾝的背景和成因 ,不管现有⽅法是否先进 ,都是更加适应本⼟环境的。

在这个课程中 ,我会跟你分享很多新的⽅法和⼯具。但我担⼼的是 ,越是好学⽣ ,越有⻢上上⼿实践的冲 动:“看到好的东西 ,我就想⻢上在⾃⼰的实践中尝试⼀下。”

如果你也是这样 ,那么 ,我要提醒你 ,先不要急 ,你要与项⽬中的重要⼲系⼈加强沟通 ,理清前因后果 ,多 想想⾃⼰的项⽬现阶段到底最需要什么 ,这对项⽬管理⽅法的成功推进⾄关重要。每个项⽬都有它独特的情 境。你可以试着问⾃⼰⼏个问题:

  在你的项⽬组中 ,时间、成本、质量、范围这⼏个因素 ,到底哪个更重要? 哪些是允许有⼀定调整空间 的?

.  各个⻆⾊⽬前的痛点在哪⼉? 哪些是最先需要解决的? 这些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是什么?   团队对于这个痛点的改进是否有真实需要? 需求的迫切程度如何?

  你的⽼板或项⽬发起⼈对于项⽬管理以及你本⼈的定位是怎样的? 关于这些问题与可能的改进 ,你是否与 其沟通过并达成了⼀致?

  如果你打算引⼊新⽅法或⼯具 ,更适合⽤怎样的路径进⾏ ,是⾃上⽽下地全⾯推⼴ ,还是⾃下⽽上地⼀步 步优化呢? 最有可能从哪个问题切⼊?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 ,从项⽬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 ,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法和步骤。

回到刚刚说到的那位新官上任的项⽬经理 ,在我和他对照着以上这五个问题分析完之后 ,他终于明⽩了问题 到底在哪⼉。 在他的项⽬中 ,时间绝对是第⼀要素 ,拖延⼀天交付都是直接损失。在这样的情景下 ,团队对 变更的容忍度很低 ,最头疼的就是客⼾的需求变更⼜很频繁……实际上 ,变更的背后是对客⼾需求管理的失 控 ,⼤家对这个痛点的改进要求⾮常迫切 ,项⽬发起⼈也很是头疼。

之前他看哪⼉都是问题 ,眉⽑胡⼦⼀把抓 ,现在经过梳理之后 ,他意识到⾃⼰应该找准变更这个切⼊⼝ ,让 ⼤家看到切实的效果 ,其他的改进⼀步⼀步来。说⼲就⼲!他和发起⼈沟通了⾃⼰改善变更的思路和⽅法 , 很快就得到了认可 ,⽽通过这些有效的改进 ,团队对他的信任也与⽇俱增了。

总结

最后 ,我们来⼩结⼀下。从程序员⾛向项⽬管理 ,是从“左⼿习惯”到“右⼿习惯” 的转变。其中 ,思维模 式和⾏为习惯的转变 ,远⽐学会使⽤那些⼯具⽅法要有挑战得多。从管好⾃⼰的事 ,到管好别⼈的事 ,你需 要有意识地避免3个误区。

第1个误区是凡事都要亲⼒亲为。遇到事情时 ,你不要⾃⼰直接去做 ,⽽是要想办法驱动他⼈去做好事情。 在授权⼯作时 ,有三个层次 ,从让⼈知道要做 ,到让⼈有动⼒做 ,再到有能⼒做。你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要,为什么要现在做,获取理解及认同,激发团队的动⼒,同时为每个任务选择能⼒匹配的授权对象

第2个误区是追着别⼈做监⼯ 。做项⽬管理 ,不是要你变成监⼯ ,⽽是要你带领团队明确⽬标 ,建⽴机制, 并让这个机制运转起来 ,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家的⾏为。

第3个误区是拿着锤⼦看哪⾥都是钉⼦ 。每个项⽬的现有执⾏⽅式 ,都有它本⾝的背景和成因 ,你要与项⽬   中的重要⼲系⼈加强沟通 ,理解前因后果 ,从项⽬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 ,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法和 步骤。

如果你已经⾛上了项⽬管理之路 ,在开始系统学习之前 ,你最好整体梳理⼀下⾃⼰所在项⽬组的背景情况,

这将会为你之后的学习和实践找到⽅向。

收藏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加速更新更多文章。
常见问题
  • 本站资源版权属 AxureMost.cn 所有。任何非官网途径下载均属于盗版,后台有检测机制一经发现传播,共享,出售会起诉追会本站损失。
查看详情
  • 请比对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