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产品设计:预留误操作空间需要吗?
帖子详情

从日常吐槽说起:误操作的困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地在文档里敲下几千字,结果一个手抖,不小心按到了删除键,辛辛苦苦写的内容瞬间消失不见,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相信不少人都体会过。又或者在使用某个软件整理文件时,一不小心把重要文件夹拖进了回收站,等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还有在手机 APP 上购物,本来只想添加一件商品到购物车,结果不小心多点了几下,购物车里瞬间多了好几件相同的商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失误,却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扰,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重要数据的丢失,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误操作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在操作电子表格时,不小心删除了重要的数据行;在设置手机权限时,错误地禁止了某个关键应用的某些权限,导致应用无法正常使用;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误发了不想公开的消息,造成尴尬的局面。这些频繁出现的误操作,不禁让我们思考:产品功能是否需要为用户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呢?

误操作的 “威力”:影响有多大

(一)用户体验 “大滑坡”

误操作对用户体验的打击是直接且显著的。以电商 APP 为例,在 “618”“双 11” 等购物狂欢节期间,大量用户会集中选购商品。曾有消费者本想在某电商 APP 上给家人购买一款手机,在加购时,由于页面加载稍慢,用户心急之下多次点击,结果购物车里出现了好几部相同的手机 。当用户发现时,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去删除多余的订单,若订单已经提交,还得联系客服进行取消,过程繁琐又耗费精力。这一系列的操作让用户感到十分烦躁,对该电商 APP 的好感度直线下降,甚至有用户一气之下卸载了 APP,转投其他电商平台。

在社交 APP 方面,误发消息也是让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想象一下,你在和朋友吐槽领导,本想把消息发送到和朋友的聊天框,结果一个不小心,发到了工作群里,等你发现时,已经来不及撤回,瞬间尴尬得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这种情况不仅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还可能影响同事、领导对你的看法,破坏社交氛围。此后,用户在使用该社交 APP 时,总会小心翼翼,生怕再出现类似的失误,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二)数据安全 “亮红灯”

误操作还可能引发数据安全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错误,给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就拿文件管理软件来说,很多职场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整理工作文件时,由于操作过快或不小心,将包含重要项目资料、客户信息的文件夹误删。曾经有一位从事广告策划的朋友,在项目的关键时期,误删了整个项目策划案的文件夹,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创意构思、市场调研数据以及与客户沟通的记录。虽然他尝试通过回收站找回,但由于清理回收站时没有注意,文件彻底消失。这不仅让他在项目上陷入了困境,还可能面临客户的不满和公司的追责。

金融 APP 的误转账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使用金融 APP 进行转账汇款。但如果因为输入错误账号或金额,一旦转账成功,想要追回款项就变得十分困难。比如,有人在给供应商转账货款时,本应转账 5000 元,却误输成了 50000 元,多转了 45000 元。当发现转错后,联系对方退款,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退款。虽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这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资金损失。而且,这类事件一旦发生,用户对金融 APP 的信任度会急剧下降,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影响金融 APP 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留还是不留?正反观点对对碰

(一)正方:必须预留,好处多多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和满意度。以办公软件为例,当用户不小心删除了一段重要文字时,如果软件支持撤回操作,用户只需轻松点击一下撤回按钮,被删除的文字就能瞬间恢复,无需重新输入,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在电商领域,不少平台都提供了订单编辑功能,用户下单后发现信息有误,比如选错了商品规格、地址填写错误等,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修改,避免了取消订单重新下单的繁琐流程,让购物变得更加便捷。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如果频繁出现误操作且没有解决方案,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选择放弃使用该产品,导致用户流失。而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可以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曾经有一款小众的笔记类 APP,功能丰富,但在早期没有提供误删除内容的恢复功能,不少用户因为误删重要笔记后无法找回,纷纷卸载了该 APP。后来,APP 开发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加入了内容恢复功能,用户流失率明显降低,一些老用户也重新回归。

产品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还能体现出对用户的关怀,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人性化。比如一些智能设备,当用户误操作导致设备出现异常时,设备会自动弹出提示框,告知用户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者提供一键恢复默认设置的选项,这种贴心的设计会让用户对产品产生好感,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二)反方:不必预留,理由充分

增加误操作解决方案,无疑会增加产品的开发成本和时间。以开发一款支持消息撤回的社交 APP 为例,开发团队不仅要编写撤回功能的代码,还要考虑撤回的时间限制、撤回后对聊天记录的影响、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等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为了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开发成本。

部分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在一些专业的图形设计软件中,用户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图形编辑操作后,误操作删除了某个关键图层,想要恢复到误操作前的状态,技术上很难做到精准回溯,因为每一个操作都可能对整个图形的结构和属性产生影响,要实现这样的恢复功能,需要复杂的算法和大量的计算资源。

如果产品提供了过多的误操作解决方案,可能会让用户产生依赖心理,在操作时变得更加随意,不仔细确认操作的正确性,从而导致更多的误操作发生。比如在一些游戏中,如果玩家可以随时重置关卡进度,那么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就不会认真思考策略,随意尝试,这不仅影响游戏体验,也违背了游戏设计的初衷。

实践出真知:案例大剖析

(一)成功案例:操作可逆,好评如潮

微信的消息撤回功能堪称经典,自推出以来,广受用户好评。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难免会出现错别字、发错消息的情况,有了消息撤回功能,用户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撤回错误消息,避免尴尬。比如,在和同事讨论工作方案时,不小心发错了文件,及时撤回后重新发送正确的文件,既不影响工作进度,也不会给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微信还在不断优化撤回功能,如今,文件类消息 3 小时内可撤回,普通消息中的照片通过 “文件形式” 发送也能享受 3 小时撤回时限,还新增了语音、视频、名片、位置分享以及 “拍一拍” 等消息类型的撤回功能,同时,撤回后的文字消息 5 分钟内可重新编辑 ,这些改进让用户在交流过程中更加从容自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支付宝在支付信息修改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当用户在付款时选择了错误的支付方式,或者填写的支付金额有误,只要在支付成功前,都可以轻松修改支付信息,避免了因支付错误带来的麻烦。比如,用户原本想用银行卡支付,却不小心选择了余额宝,发现后可以立即切换支付方式;若输入的支付金额多了一个零,也能及时修改,确保支付准确无误。这种便捷的操作,让用户在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时更加放心、安心,增加了用户对支付宝的好感和忠诚度。

(二)失败案例:毫无退路,用户流失

曾经有一款办公软件,在文件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用户删除文件时,软件没有任何提示,而且删除后的文件无法恢复,哪怕是在回收站中也找不到。有一位从事设计工作的用户,在整理素材文件时,误删了一个包含重要设计元素的文件夹,里面的文件都是他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和整理的,对他的工作至关重要。由于无法恢复这些文件,他不得不重新寻找和整理素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件事情让他对这款办公软件失望透顶,随即卸载了该软件,转而使用其他功能更完善的办公软件。

在游戏领域,也有不少因误操作无补救措施而导致用户流失的案例。比如某款热门手游,玩家在进行装备强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游戏资源,而且强化有一定的失败概率。有一次,一位玩家在强化自己的顶级装备时,由于网络卡顿,不小心多点了几次强化按钮,结果不仅装备强化失败,还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游戏资源,这些资源是他辛苦玩游戏积攒了很久才得到的。而游戏官方对此没有提供任何补救措施,玩家感到十分愤怒和无奈,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于是选择退游,并发帖告诫其他玩家不要入坑,这对游戏的口碑和玩家群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量,找到平衡点

(一)产品类型决定方案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误操作解决方案的需求程度和适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工具类产品,如办公软件、绘图工具等,用户通常会在上面进行大量的文字输入、图形绘制等操作,一旦出现误操作,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工作白费,因此对误操作解决方案的需求较高,像常见的撤销、恢复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交类产品,消息发送、点赞、评论等操作频繁,误操作的概率也较大,除了消息撤回功能,设置操作确认提示,如点赞前二次确认,也能有效减少误操作的发生。游戏类产品则较为复杂,对于一些休闲小游戏,玩家对游戏结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误操作的影响较小;但对于竞技类游戏,一场比赛的胜负可能就取决于一次操作,误操作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因此需要根据游戏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误操作解决方案,比如在关键操作前给予确认提示,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玩家撤销某些操作 。

(二)成本效益要权衡

开发误操作解决方案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以开发一款支持文件历史版本回溯功能的云盘为例,开发团队需要设计和实现文件版本管理系统,考虑如何存储不同版本的文件、如何高效地进行版本切换和恢复等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发资源。而且,为了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但从收益方面来看,拥有文件历史版本回溯功能的云盘,可以吸引更多对文件安全性和管理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提升用户的忠诚度,从而增加云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因此,在决定是否开发误操作解决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权衡利弊,只有当潜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才值得投入资源进行开发。

(三)用户反馈是关键

用户的反馈是了解产品是否需要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优化解决方案的关键。通过用户调研,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误操作问题以及他们对解决方案的期望。比如,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询问用户在使用某款 APP 时最常遇到的误操作场景,以及他们希望 APP 提供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数据分析也是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用户在产品中的操作行为数据,如操作频率、错误次数、停留时间等,可以发现潜在的误操作问题和用户需求。例如,分析电商 APP 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发现部分用户在提交订单时频繁修改收货地址,这可能意味着当前的地址选择和确认流程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提供更便捷的地址修改和确认方式,或者在提交订单前给予用户更明确的提示 。只有充分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才能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误操作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

结语:以用户为中心,持续优化

产品功能为用户预留误操作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改进,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它关乎用户体验的提升,关乎用户对产品的信任与依赖。从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类 APP,到办公软件、智能设备,误操作随时可能发生,而一个小小的解决方案,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关怀与贴心。

产品开发者们,让我们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不断优化产品功能。通过合理的设计、技术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误操作解决方案,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更加安心、放心、舒心。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用户喜爱、信赖的优质产品,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 。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m.axuremost.cn/forum/11636.html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