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产品】高效沟通客户需求

2024-11-10 0 473

 

一、沟通客户需求

产品经理作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关键桥梁,在工作中与客户沟通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有效的需求沟通关乎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否达标。只有通过与客户的深入交流,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避免产品方向出现偏差。以腾讯的 “10/100/1000 法则” 为例,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和 10 位用户沟通、售后接待 100 位用户,收集分析 1000 条店铺用户反馈。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却能让产品经理直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关注点以及背后的需求原因。
其次,良好的需求沟通有助于将虚化的需求转换为真实的产品。在大数据时代,虽然调研报告对趋势判断有重要性,但抽象的趋势分析无法定义产品具体细节。产品经理必须与用户直接沟通,了解他们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痛点及需求,如在了解用户需求时,可采取开放式提问及情景式提问的方法,以便更深入地挖掘用户需求。同时,通过与用户沟通未来购买可能性以及对产品的期望,还能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方向。例如,给用户展示新产品的概念,验证概念的维度及购买的可能性,从而使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
总之,产品经理与客户沟通需求是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产品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二、沟通前的精心准备

(一)找对沟通用户

判断是否找对了沟通用户有两个关键标准。首先是目标用户,这一点相对容易理解,即产品项目所针对的细分市场用户。其次是性格口才方面适合沟通的用户,这类用户通常性格外向且口才较好,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对自身需求的表达也更为清晰。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前期电话筛选的方式来找到这样的用户。在与用户进行简单的几分钟电话沟通中,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用户的性格特点和表达能力。如果用户在电话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问题的回答清晰明了,那么这样的用户很可能就是我们需要的适合沟通的目标用户。

(二)明确沟通目的

产品经理与用户沟通不能漫无目的,否则很容易导致话题失控,影响沟通效果。明确沟通目的非常重要,一份完整的沟通提纲应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在相互认识阶段,向用户简单介绍本次沟通的目的,时间控制在 5 分钟左右。自报家门,主动出示工作名片或证件,与用户签订双向保密协议,说明沟通现场记录仅用于企业内部后期信息整理,不会对外泄露,以尽可能打消用户的疑虑。
其次,了解我们的沟通用户,用时约 10 分钟。虽然在沟通前我们对用户信息有基本了解,但仍需用户花几分钟介绍自己的情况,这样既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又能验证已掌握信息的真实性。
接着,正式进入沟通主题,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痛点及需求,这一阶段大约需要 45 至 60 分钟。可采取开放式提问及情景式提问的方法,深入挖掘用户需求。
然后,探讨未来购买可能性以及对产品的期望,时间为 10 分钟。了解用户如果未来还要购买同一款产品,会如何选择,以及对新选择产品的期待。
最后,进行新产品概念的验证,用时 15 分钟。给用户展示新产品的一些概念,如图片、视频、模型等,验证概念的维度及购买的可能性。

三、沟通中的有效技巧

(一)积极倾听

1. 与用户建立信任和关系

在与用户沟通的过程中,良好的肢体语言和眼神接触能够迅速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据统计,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能使沟通的成功率提高 30%。比如,在倾听用户需求时,直视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适时点头,这些动作都能传达出我们对用户的尊重和关注。同时,表达共鸣和理解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当用户抱怨产品问题时,我们可以像苹果公司或各大奢侈品售后服务那样,回应说:“我完全理解您的困扰,这个问题确实影响了您的使用体验。” 这样的表达能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从而更加信任我们。

2.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

提出开放性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我们可以问用户:“您觉得产品的哪个方面最需要改进?” 这样的问题能让用户有机会详细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期望。此外,运用深入追问技巧也非常重要。当用户提到对产品的不满时,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您认为这个功能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有没有具体的场景可以说明?” 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最后,复述用户的反馈也是确保我们正确理解需求的有效方法。在沟通中,我们可以总结用户所说的关键点,如 “您的意思是希望产品在功能上更加丰富,操作上更加简便,对吗?” 这样的复述能让用户确认我们的理解是否准确。

(二)明确沟通目标

1. 定义清晰目标和期望结果

在与用户沟通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期望结果。比如,当用户提出需要一个更好的用户界面时,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我们希望用户界面更加直观易用,特别是在导航和搜索功能方面。通过改进界面布局和提供更准确详细的搜索结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样的表达不仅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我们的优化方向,也能为开发团队提供具体的指导。

2. 设定可衡量指标评估沟通效果

为了评估沟通的效果,我们可以设定可衡量的指标。例如,对于 C 端产品,我们可以关注活跃度、留存率、收入产出比等指标。如果我们的沟通目标是提高用户对某个新功能的满意度,那么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的数量、好评率等指标来衡量沟通的效果。通过设定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追踪和评估沟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使用简明语言避免模糊表达

在与用户沟通时,我们应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例如,不要使用互联网黑话,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样可以避免误解,确保用户能够准确理解我们的问题和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跟客户打直球,让客户清楚地知道我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运用正确方式工具

1. 掌握多种沟通方式

面对面沟通适合直接、社交属性强的客户。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建立亲密感和信任,让客户感到被重视。例如,在与一些重要客户沟通时,我们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方式,通过丰富的非语言信息,如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的语调,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而对于社恐或稍微内向的客户,书面沟通则更为合适。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舒适环境中表达想法和提出问题,避免面对面交流时的压力和紧张。同时,书面沟通还可以提供详细和长期的记录,方便双方参考和回顾。

2. 适当使用沟通技巧

在沟通中,我们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词语。例如,当我们向用户介绍产品的新功能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功能的特点和优势,让用户一目了然。同时,我们还要明确语气,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态度和建议。比如,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使用疑问的语气,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注;在给出建议时,可以使用肯定的语气,让用户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

四、避免沟通含混性

【产品】高效沟通客户需求

(一)理解含混性的影响

含混性在产品需求沟通中是一个关键问题,它指的是需求的不清晰程度。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含混性会贯穿始终,从需求出现到产品诞生,都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展。含混性越大,项目风险也会越大。正如著名思想家温伯格提到的计算含混性的公式:含混性 = 实现需求的最大花费 / 实现需求的最小花费。在技术评审阶段,不同工程师对工作量的评估差距越大,说明含混性越高,产品经理传达需求的过程问题越多。
含混性可能导致产品被用户遗弃,造成失败。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会增加大量成本,尤其是沟通成本和开发成本。从信息论角度看,含混性就像大量噪声,会干扰人接收正常信息。例如,在设计产品时,如果需求不明确,工程师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实现,导致项目进度延迟,增加开发成本。而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如果功能不清晰,可能会放弃使用,导致产品失败。

(二)避免含混性的方法

  1. 技术人员复述需求细节
在技术需求评审阶段,让技术人员重新复述一遍需求的细节和目标,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含混性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双方理解一致,减少信息的损耗。就像很多人看书,虽然看了很多,但如果不能复述内容,就不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推导过程。同样,技术人员复述需求,可以加深对需求的理解,降低含混性。
  1. 控制风险
需求评审的意义在于控制风险,降低含混性的出现。在需求评审过程中,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含混性的外在表现。例如,有的开发人员说某个功能 10 天可以实现,而有的开发人员则说 5 天就可以实现,这里含混性的比值就是 2:1,说明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需要重新理解并达成一致。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含混性的出现,减少项目成本和风险,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产品的顺利开发和成功推出。

五、定义需求和功能

【产品】高效沟通客户需求
产品经理在面对需求任务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就如同面对众多的咖啡选择,消费者可能会纠结于不同口味的独特魅力,产品经理也会在众多需求中难以确定重点。星巴克的咖啡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竞争力,这与产品经理在定义需求和功能时所面临的情况相似。
产品经理需要找到需求的切入点,就像星巴克通过不同的咖啡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如果没有明确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在众多需求中迷失方向,导致产品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例如,在确定产品需求时,产品经理可以借鉴星巴克对咖啡品类的分析方法。星巴克会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季节变化等因素推出不同的咖啡产品。产品经理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市场趋势等因素,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色。
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明确需求和功能的优先级。就像星巴克的某些咖啡品类可能更受欢迎,产品经理也需要确定哪些需求和功能是最重要的,哪些可以在后续的版本中逐步完善。
在定义需求和功能的过程中,产品经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星巴克会不断推出新的咖啡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产品经理也需要考虑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确保产品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总之,产品经理在定义需求和功能时,需要找到明确的切入点,确定需求和功能的优先级,并考虑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六、高效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一)沟通原则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通俗,但在产品经理与客户沟通需求的过程中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调整沟通方式和语言表达,站在同等层次的认知上进行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多站在对方角度交谈是高效沟通的关键。产品经理在与客户沟通时,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要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例如,当客户提出一个需求时,产品经理要思考这个需求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客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产品经理能够从客户的角度去理解需求,那么在沟通中就能更好地回应客户的关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提供线上共享需求池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管理方式。就像文章中提到的作者负责的公司内部使用工具上线后,通过建立线上共享需求池,有效地解决了与需求方沟通效率低的问题。产品经理可以为客户建立一个类似的需求池,让客户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产品经理也可以定期对需求池进行梳理和分析,将需求辨别真伪、拆解和提炼需求、将需求排列优先级,最后选择优先级高的需求归入到本期需求池中。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客户重复反馈同一问题,还可以让产品经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提高沟通效率。

(二)明确沟通目的

沟通要有明确目标,这是高效沟通的基础。在与客户沟通之前,产品经理应该明确自己想要从客户那里获得什么信息,以及希望通过沟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例如,如果产品经理想要了解客户对新产品的反馈,那么在沟通中就应该围绕新产品的功能、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提问,引导客户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阐述观点需有条理。在与客户沟通时,产品经理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模糊和混乱的表达。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阐述支持观点的理由,最后再总结观点。例如,当产品经理向客户介绍新产品的优势时,可以先明确地说出新产品的优势在于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然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再强调新产品的这些优势能够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
对一无所知的对象可从背景讲起以确保信息对称。当产品经理与对产品一无所知的客户沟通时,应该从产品的背景、目标用户、市场定位等方面讲起,让客户对产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逐步深入地介绍产品的功能、特点、优势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客户能够全面地了解产品。例如,当产品经理向新客户介绍一款金融产品时,可以先介绍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再介绍这款金融产品的目标用户、市场定位、产品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再回答客户的问题,解决客户的疑虑。
收藏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加速更新更多文章。
常见问题
  • 本站资源版权属 AxureMost.cn 所有。任何非官网途径下载均属于盗版,后台有检测机制一经发现传播,共享,出售会起诉追会本站损失。
查看详情
  • 请比对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