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产品】需求分解

2024-12-06 0 568

 

一、引言

【产品】需求分解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需求。如何准确地分解需求,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产品方案,是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品经理分解需求的方法,帮助大家提升需求分析和产品规划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核心推动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需求分解能力。只有准确地理解和分解需求,才能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产品需求的分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需要产品经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将复杂的需求逐步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通过合理的需求分解,产品经理可以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产品经理分解需求的方法和步骤。

二、什么是产品需求

1. 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区别

用户需求往往表达外在 “想要”,而产品需求则是满足内在 “诉求”。以福特汽车为例,用户可能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这是用户需求所表达的外在 “想要”,即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而福特提供的汽车则是产品需求,满足了用户快速到达目的地这一内在 “诉求”。
再看买彩票的例子,很多人研究彩票,这是外在表现,他们的内在诉求是获取巨额财富,实现财务自由。吃饭也是如此,想吃包子面条是外在的解决方案,内在诉求是饱腹。微信朋友圈可见范围的设置,用户看似是 “不想让别人看我的朋友圈”,但内在诉求是 “更小压力去发”。

2. 想要、需要和需求的概念区分

想要是外在具体的解决方案,需要是内在原始动机,需求是在可控成本内实现外在想要并满足内在需要。
比如想要豪车,如兰博基尼、法拉利,这是外在的、具体的、有指向性的解决方案;而内在需要可能是出行、代步;如果预算只有 20 万,那么需求就可能是丰田、福特等品牌 20 万内的车。又比如各大社交平台邀请好友注册,这是想要,内在需要是增加注册量,若成本是 2 天、1 人,那么需求就是分享至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想要” 和 “需要” 都是纯感性层面的分析,只有结合现实情况才能最终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去满足需求,所以需要考虑成本。需求分析不是单一的点状思考,需要结合用户表达的外在欲望、内在的核心诉求以及目前的可用成本综合评估。很多产品新人接收到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就本能地去设计产品方案,这是不好的习惯,容易设计出不符合真实需求的单一功能或不存在场景的解决方案,因为内外部用户告诉我们的大部分是裹挟着他们 “想要” 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需求本身。

三、如何分析需求

1. 需求分析的评估框架 “我们为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目标用户、问题和产品方案。

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其评估框架可概括为 “我们为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一框架明确了目标用户、问题以及产品方案,有助于产品经理全面深入地理解需求,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品策略。
首先,明确目标用户至关重要。产品经理可以借鉴需求的 “三四五” 原则中的用户分析方法,确定目标用户。例如,在设计一款教育产品时,目标用户可以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政府等。然后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如按照科目将教师分为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等,或者按照目的细分,如想要提高工作效率或想要提高教学能力的教师。接着创建人物角色,可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加验证等方式进行。明确目标用户有助于产品经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使产品更贴近用户。
其次,要深入分析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所面临的问题。需求的 “三四五” 原则中提到,场景包括时间、空间、心间,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以及目标是什么。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同理心,以用户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找到用户的痛点和冲突感,从而快速确定用户问题。例如,教育局团队在处理文件时效率低下,希望有一款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产品经理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个场景下的具体问题,如文件整理的流程繁琐、缺乏有效的协作工具等。
最后,根据目标用户和问题,制定合适的产品方案。产品方案应在考虑用户需求和可用成本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内在诉求。比如,用户想要更快的出行方式,福特汽车提供了汽车这一产品方案,满足了用户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内在诉求。同时,产品经理在制定方案时,要避免不良习惯,不能听风就是雨,接到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就直接设计方案,以免设计出不符合真实需求的产品。

2. 避免不良习惯不要听风就是雨,接到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就直接设计方案,可能导致不符合真实需求。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陷入不良习惯,即接到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就直接设计方案。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不符合真实需求的后果,因为内外部用户告诉我们的大部分是裹挟着他们 “想要” 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需求本身。
例如,很多产品新人接收到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后,本能地去设计产品方案,这是不好的习惯。以教育产品为例,如果用户反馈希望有一个功能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某个科目,产品经理不能马上就开始设计这个功能,而应该深入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可能学生的真正需求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或者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特定的功能。
为了避免这种不良习惯,产品经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首先,对用户反馈或运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需求背后的真正问题。可以通过与用户沟通、观察用户行为、进行用户调研等方式,挖掘用户的内在诉求。
  • 其次,结合目标用户的特点和使用场景,评估需求的可行性和价值。例如,对于一款针对职场新人的产品,产品经理需要考虑职场新人的需求特点,如职业规划不清晰、工作压力大等,评估某个需求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为产品带来价值。
  • 最后,在设计产品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可用成本和产品的整体规划。不能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单一的需求而忽略了产品的整体目标和用户体验。
总之,产品经理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要避免不良习惯,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制定出符合真实需求的产品方案。

四、产品经理分解需求的方法

1. 三步分解法理清需求

  • 用脑图罗列可能的功能,如商品系统的场景展开:产品经理在面对需求时,可以先使用脑图工具将可能的功能场景罗列出来。例如对于商品系统,可以思考商品的用途,即系统发布商品供用户购买。场景展开后可能包括用户打开商品相关的 APP,浏览商品列表,将商品添加至购物车并结算,最后完成支付等环节。这样可以让产品的功能范围更加清晰,为后续的需求分析提供基础。
  • 整理故事:以核心主题讲故事,加入细节描述购买商品的过程:确定核心主题后,以购买商品为例,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中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并且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用户打开手机上的 “我的产品” APP,看到首页的布局和按钮,点击进入商品列表后看到各种商品的展示方式,将商品添加至购物车后能看到已选商品的详情和总金额,确认下单后系统生成订单并跳转至确认页,再点击确认支付进入支付页面,输入正确支付信息后系统提示订单完成支付,同时在订单列表中能看到已支付的订单记录。
  • 分解故事:对故事进行功能需求描述,明确产品架构和关键物:对整理好的故事进行功能需求描述,明确产品的架构和关键物。在购买商品的故事中,关键物包括 APP 前端(首页、商品列表、订单列表)和支付系统等。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需要保证有一个 APP 前端系统,由首页、商品列表和订单列表组成,同时还需要有一个支持支付的系统,并且后台要能保存和展示用户的订单记录。

2. 从三个角度拆解需求

  • 需求受益人:每一个需求都有对应的场景,而场景中 “人” 是第一要素。所以在拆解需求时,首先要找到需求受益人。如果需求转化为产品方案上线后变成产品功能,那么这个功能的受益人是谁?需求受益人可能在内部,比如一个批量操作的功能能提升运营人员的效率;也可能在外部,如 “随机播放音乐” 的功能能解放选择困难的人。找到需求受益人,去感受他们的问题,避免主观设想或为了方案而方案,否则可能导致上线的功能无人使用。
  • 问题触发节点:产品经理要用 “问题眼光” 看待需求,而不是 “结论眼光”。面对需求方提出的结论性方案,产品经理要探究问题的原始起点,即问题触发节点。例如,需求方提出要开发一个功能或修改现有逻辑时,产品经理应让需求方说明在什么环节遇到了问题,是在完成什么动作时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触发节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避免陷入争论和解决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问题。
  • 迫切程度:迫切程度对应需求的优先级,可通过重要紧急四象限划分。涉及到需求迫切程度,直接决定资源的分配,包括设计、研发、运营资源等。在明确需求受益人和问题触发节点之后,判断迫切程度是需求拆解的最后一个环节。判断需求迫切程度可以考虑几个因素,如是否处于关键业务路径上,多人需求与单人需求的差异等。

3. 用例驱动设计法(UDD)

  • 识别使用场景及问题,如访客预约系统的场景分析:以访客预约系统为例,首先明确使用场景。系统是为了满足外来访客在临时进入园区前进行线上登记个人资料并实名认证的需求,以保障园区安全管理。具体场景描述为一个基于外来访客,由于园区安全管理需要,访客在进入园区前需要进行线上登记,包括填写个人资料并进行实名认证,园区审核通过后,访客获得许可进入和离园。
  • 拆分目标层、步骤层和实现层用例,并权衡多种实现方案:根据使用场景,拆分用例。目标层用例为访客进入园区,为实现这个目标,拆分为步骤层用例,如访客在系统上提前登记(线上预约)、填写登记资料(填写表单)、园区审核资料并通知访客结果(审核管理)、访客接收通知(消息提醒)、访客查看提交记录(预约记录)、访客获得许可进入园区(身份验证)、访客离园确认(身份验证)等。对于每一个步骤层用例,进一步拆分为实现层用例,即确定用什么方案实现。在多种实现方案并存的情况下,要结合功能实现成本、第三方对接周期、客户需要、技术实现能力、外围交互模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选择较为合理的实现方案。

4. 流程驱动设计法(PDD)

  • 适用于业务协作方多、注重流程标准化管理的产品:流程驱动设计法适用于业务协作方较多、注重流程标准化管理的产品,如 CRM 系统、ERP 系统、工单管理系统、采购系统、数据精细管理等。
  • 以 CRM 系统为例,拆分关键业务流程,落地到具体功能模块:以 CRM 系统为例,其流程有明显的前后顺序,为了精准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标准化的流程非常重要。通常按照客户档案创建和维护(客户管理流程)、销售机会(Lead)创建和跟进(销售管理流程)、市场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跟进(市场活动管理流程)等步骤进行操作。根据这些流程,拆分为具体的功能模块,如客户管理模块包括创建、查看、编辑、删除客户资料,对客户进行分组和标记,记录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活动历史等。

五、总结

产品经理分解需求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需求,确保产品方案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为产品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在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准确地分解需求是打造成功产品的关键。通过本文对产品经理分解需求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三步分解法、从三个角度拆解需求、用例驱动设计法还是流程驱动设计法,都为需求的分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步分解法通过用脑图罗列可能的功能、整理故事和分解故事三个步骤,让产品的功能范围更加清晰,明确产品架构和关键物。从三个角度拆解需求则从需求受益人、问题触发节点和迫切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避免主观设想和为了方案而方案,确保上线的功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用例驱动设计法以访客预约系统为例,识别使用场景及问题,拆分目标层、步骤层和实现层用例,并权衡多种实现方案。流程驱动设计法适用于业务协作方多、注重流程标准化管理的产品,如 CRM 系统等,通过拆分关键业务流程,落地到具体功能模块。
需求分析的核心组件包括对象、数据、过程和规则。掌握这些核心组件,能让产品经理在需求分析时准确把握核心要素,使业务需求转化为功能需求的逻辑分析和思路更加清晰。华为的需求管理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通过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分发、需求实现和需求验证等阶段,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打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需求管理通常包括需求规划、需求处理和需求验证等阶段。在需求规划阶段,要制定需求管理计划,明确业务目标和产品需求。需求处理阶段包括需求收集与探索、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求验证阶段则要确保所有已提及需求都被充分满足。
总之,产品经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分解能力,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为产品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收藏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加速更新更多文章。
常见问题
  • 本站资源版权属 AxureMost.cn 所有。任何非官网途径下载均属于盗版,后台有检测机制一经发现传播,共享,出售会起诉追会本站损失。
查看详情
  • 请比对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