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产品】硬件产品与互联网产品差异

2024-12-01 0 538

一、背景

【产品】硬件产品与互联网产品差异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硬件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硬件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互联网产品如各种 APP、网站等,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娱乐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策划者、推动者和管理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硬件产品经理来说,他们需要负责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最终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这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规划、研发管理、生产协调、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硬件技术、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控制。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互联网产品经理则主要负责互联网产品的策划、设计和运营。他们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以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他们需要与开发团队、设计团队、运营团队等多个部门密切合作,推动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优化。
因此,探讨硬件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深入了解两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二、职责对比

(一)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

  1. 主要负责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义及设计、项目管理、产品宣介、产品市场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
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掌握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市场有灵敏的触觉、有较强的资讯搜集能力,能独力操作品牌营销工作,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强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上进心。
其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理念,结合用户需求和产品技术架构,完成产品 / 功能的概念设计和原型展示;负责需求分析、原型设计,产品业务流程设计及产品功能设计;分析用户数据,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相应产品功能;定期对产品进行分析,根据产品数据情况持续优化产品;配合市场部、销售部、项目部、客服部进行相关的工作合作。
例如在互联网生态规划中,进行行业调研,收集需求建议,整理分析后输出产品的 PRD 文档和新产品上线规划书,包含产品的生命周期图;负责相关的产品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制定、交互设计;对产品项目进度和产品运营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跟进产品研发、测试、发布、运营、QA;关注行业动态和走向,及时、准确地研究、监控、分析竞品运营动态,及时进行策略的优化调整;负责产品运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产品运营制定有效的数据支撑,把控产品生命周期,不断迭代更新产品内容,优化用户体验,有创新意识,与研发、设计、运营等团队共同协作,保持沟通和交流,把控项目流程,高品质交付产品;负责用户拉新、裂变,提高用户活跌度以及留存工作,对产品在线活跃用户和用户增长数据负责。
在维护公司现有项目时,对接用户负责人实时了解更新改版需求,定期收集用户对于各项功能的反馈,对项目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负责对外开发挖掘更多潜在项目,协助上级领导谈判并促成项目成交,为团队带来更多项目业务;负责管理相关单一 / 多个项目线的整体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功能设计、产品优化、版本迭代工作,合理把控每一个项目在团队内每一个工作节点上的时间消耗,督促并不断提高项目开发进度;制定项目产品需求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设计,撰写 PRD,原型设计,负责需求的跟踪和控制以及后续团队开发的跟踪和控制;跨部门协调和沟通,控制并保证项目产品、运营、技术、业务等多环节需求体验,配合其他部门制定项目产品运营计划,对相关运营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提高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效率;了解学习金融行业产品和财富管理行业的知识以及合规性要求,还有相关的法律和金融行业规定;协助团队内部各岗位角色不断提高和完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 更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如用户数量、使用时间等,常采用免费模式,通过广告等方式盈利。
互联网产品经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界面设计、功能布局等,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他们关注用户数据,如用户数量、使用时间等,以此来评估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占有率。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常采用免费模式,通过广告等方式实现盈利。

(二)硬件产品经理职责

  1. 涵盖市场调研、需求管理、编写产品方案、协助开发、编写文档、市场推广及客户技术支持等。
硬件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包括市场需求和趋势、竞品分析、系统应用等多层面分析,定义产品核心卖点和系统优势;进行产品需求分析、产品定义、差异化分析,能够汇总、抽取、提炼客户需求,并出具相关系统解决方案;编写产品方案,协助开发团队完成产品;编写产品交付指导书、销售工具包等文档资料;进行媒体宣传文案策划、市场推广等活动;为区域经销商、安装商、EPC 客户提供持续的技术咨询和培训,配合区域销售推介产品和系统。
例如负责公司硬件产品的规划和需求搜集,把控产品成本和生命周期,梳理智能硬件的产品定位和产品 roadmap,迭代和规划硬件产品;掌握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制定并管理从需求到实施的各项产品规范;熟悉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环节的进程管理,能协调软件产品经理、解决方案共同解决其他相关产品问题。
负责高性能硬件产品功能、性能测试,出具安装调试使用说明书,熟悉服务器产品;负责软硬件结合产品的产品定义、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产品功能设计和交互设计;对项目需求寻找合适解决方案和产品,并完成检验;制定产品开发计划,推动产品需求落地,解决推动中遇到的问题,掌控产品生命周期,按计划逐步升级、丰富、完善产品系列。
能够胜任项目经理一号位,有一定的独立项目交付管理经验,聚焦项目管控和搞定客户;负责项目项目整体管控和全过程管理,包含项目范围、人员、进度、质量、风险和沟通等;负责项目现场日常管理工作。
从事研发端的项目管理工作,负责从项目立项到首单生产的项目开发管理;从项目的时间、范围、成本、质量四个维度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做好项目的风险管控;深刻理解项目经理的权责和义务,带动项目团队成员,协调各合作方,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消除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障碍,积极推进各细节工作,保证项目如期顺利交付;明晰项目各个阶段的目标,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提前准备预案,调动各方资源避免出现问题,规避风险,出现问题时冷静应对并找到解决方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高效的召开各阶段会议,达成项目阶段目标,努力保证项目团队内部团结,凝聚向心力,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负责产品的市场研究、趋势分析、用户调研、整体规划,在不同应用领域提出针对性的产品开发策略,制定开发路线图;负责客户的需求分析,规划产品方案,撰写产品需求说明书,评估产品成本、可实现性及市场预期;编制产品开发计划、发起产品开发项目,组织销售、开发、生产、品质、售后等部门,协调项目资源;全程参与产品开发流程,负责产品团队日常工作分配、协调、开发进度跟踪,保证产品开发如期完成;开展面向客户的技术沟通与市场拓展,为相关部门提供产品知识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培训。
  1. 更像生意人,注重成本和收益产出比,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功能、成本、售价、技术、利润点等。
硬件产品经理在工作中更像一个生意人,他们需要全面考虑产品的各个方面。在产品定位上,要明确产品面向的市场和用户群体,确定产品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在功能设计上,既要满足用户需求,又要考虑成本和技术可行性。成本方面,包括研发成本、产品边际成本、服务成本、基础成本等。
研发成本涉及人力投入,硬件产品的全流程中的人力投入需要进行评估,早期在器件选型时对器件生命周期的评估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后期人力成本的浪费。仪器仪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万用表、示波器、稳压源等常规仪器仪表以及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费用不可估量。工具如螺丝刀、钳子、烙铁等易耗品也会增加成本,且容易丢失或损坏。改板费用也不可忽视,调测阶段和项目交付接近尾声时改板成本不同,后者可能导致所有相关环节都需要重新做一遍。直通率反映了产品直达到成品的能力,直通率不高会带来产品报废率成本或维修的人力成本。物流费根据发货时间、稳定可靠等需求选择不同的快递服务,费用也有差异。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等,不同规模企业税率不同。BOM 清单中容易忽略的费用有结构件、开模费、线缆费用、连接器费用、包装、电源、外置天线等成本。生产加工环节包括 PCB 加工、SMT、整机装配、整机调测、包装等费用。维修、维护费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器件都有一定的失效率。
硬件产品经理需要权衡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每增加一个功能可能就要扩大 BOM,衡量新增的功能带来的收益是不是超过了新增的成本,时刻权衡投入产出比。相比软件产品,硬件产品的边际成本最低只能降到趋近于它的物料成本,而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理论上可以趋近于零。因此,硬件产品经理在增加产品功能时需要精打细算,注重成本和收益产出比,考虑产品的售价和利润点,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三、知识体系要求差异

(一)硬件产品经理

  1. 涉及工业设计、电子电路、结构工程等多领域,对跨领域综合知识体系要求高。
硬件产品经理的工作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电子电路以及结构工程等。在工业设计方面,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造型、人机工程学等因素,以确保产品既美观又实用。电子电路知识对于硬件产品经理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了解电路原理、元器件特性以及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以便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与电子工程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结构工程知识则涉及产品的机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智能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硬件产品经理需要与工业设计师合作,确定产品的外观风格和尺寸规格;与电子工程师共同商讨电路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还要与结构工程师一起优化产品的机械结构,确保产品能够顺利生产。这种跨领域的工作要求硬件产品经理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能够协调各个专业团队,共同推动产品的开发进程。
  1. 需要具备很深的垂直性行业经验。
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深厚的垂直性行业经验,这是因为硬件产品的开发涉及到特定的行业领域和技术标准。不同的行业对硬件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消费电子、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市场需求、技术规范和竞争格局。
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可以帮助硬件产品经理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他们能够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前规划产品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同时,深入了解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可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医疗设备行业,硬件产品经理需要熟悉医疗器械的相关法规和认证标准,确保产品能够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入市场销售。
此外,垂直性行业经验还能帮助硬件产品经理建立良好的行业人脉关系。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他们可以借助这些人脉资源,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为产品的成功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软件技术通用性较强,不需要像硬件领域一样具备深厚的垂直行业经验。
互联网产品经理所面对的软件技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与硬件产品不同,软件产品的开发主要依赖于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这些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互联网产品经理不需要像硬件产品经理那样深入了解特定的行业领域和技术标准,而是更注重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和产品功能的设计。
例如,在开发一款社交软件时,互联网产品经理可以借鉴其他社交产品的成功经验,运用通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设计理念,快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他们不需要对社交行业的硬件设备有深入的了解,而是专注于软件功能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1. 更注重挖掘用户场景和痛点需求,通过某种方式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挖掘用户场景和痛点需求。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变化,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了解用户,包括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用户反馈等。他们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问题,并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功能优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互联网产品经理可以通过用户调研了解用户在出行过程中的需求和痛点,发现用户在打车时存在等待时间长、司机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可以设计一款打车软件,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车辆匹配效率,引入司机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互联网产品经理还需要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移动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及时推出适配移动端的产品版本,提升用户体验。

四、开发周期不同

(一)硬件产品经理

  1. 开发周期长,涉及实体物料,难以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硬件产品的开发涉及实体物料,从市场调研到最终产品上市,整个过程相对漫长。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如工业设计、电子电路设计、结构工程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涉及到实际的物理部件,每一个环节的改动都可能带来较大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例如,在产品外观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人机工程学、材料选择等因素,一旦确定了设计方案,后期进行修改可能需要重新开模,这不仅耗费时间,还会增加成本。在电子电路设计方面,元器件的选择和布局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考虑和测试,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需要重新设计电路板,这同样会延长开发周期。此外,硬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也相对复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硬件产品经理很难像互联网产品经理那样实现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1. 注重一次性做对,开模后修改成本高,产品召回、返修投入大。
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旦开模完成,再进行结构图纸的修改就需要报废上百万的模具成本。这是因为模具的制作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旦制作完成,修改起来非常困难。而且,硬件产品销售到用户手中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进行批量召回和返修也需要额外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某电子产品公司在产品上市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召回和返修。这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物流费用,还需要组织大量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检测,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硬件产品经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一次性做对,尽可能避免后期的修改和召回。
  1. 开发周期相对刚性,有些环节无法压缩。
硬件产品的开发周期相对刚性,有些环节无法压缩。例如,模具开发少则一两个月,这个时间有其客观的规律,再怎么加班也无济于事。再比如认证周期,牵涉到了第三方的认证机构,这个也很难压缩。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压缩工期,比如不等模具开完提前做好功能样机供认证使用、多交一些认证费用让认证机构优先安排或者加班测试等,但还是有工期下限。而互联网产品则不同,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是靠 “编程”,是可以通过加大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来明显地提升效率的,弹性较大。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强调 “MVP 思维” 和 “敏捷开发”,先把产品放到市场上试一试,通过用户反馈快速迭代。
互联网产品经理强调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产品)思维” 和 “敏捷开发”。在产品开发初期,他们会先推出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放到市场上试一试,通过用户反馈来快速迭代。这种开发方式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例如,某互联网公司在开发一款社交软件时,首先推出了一个基本功能的版本,让用户试用。通过用户的反馈,他们迅速发现了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用户的需求,然后进行快速迭代,不断完善产品功能。这种开发方式可以让产品在短时间内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1. 不存在召回概念,可通过加大人力和时间投入提升效率,弹性较大。
互联网产品不存在召回概念。如果发布的产品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可以 “回滚” 版本,进行修复和改进。而且,互联网产品可以通过加大人力和时间投入来提升效率。例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需求,可以增加开发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这种弹性较大的开发方式使得互联网产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

五、成本差异

(一)硬件产品经理

硬件产品经理在成本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独特的考量。
  1. 边际成本最低只能降到趋近于物料成本,不能为零。
硬件产品由于其客观的物理属性,边际成本受到物料成本的限制。即使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成本也难以降至零。这是因为硬件产品的生产涉及到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调试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中,芯片、显示屏、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成本占据了很大比例,即使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但这些物料成本始终存在,使得硬件产品的边际成本最低只能趋近于物料成本。
  1. 成本意识更强,每增加一个功能需衡量投入产出比。
硬件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具备更强的成本意识。每增加一个功能,都可能需要扩大物料清单(BOM),从而增加成本。因此,硬件产品经理必须仔细衡量新增功能带来的收益是否超过新增的成本,时刻权衡投入产出比。
在研发成本方面,硬件产品的全流程中的人力投入需要进行评估。早期在器件选型时,如果对器件生命周期的评估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后期人力成本的浪费。例如,选择了一款生命周期较短的芯片,可能在产品还未完全推向市场时,就需要进行芯片的更换或升级,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仪器仪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万用表、示波器、稳压源等常规仪器仪表以及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费用不可估量。这些仪器仪表在产品研发、测试和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也较高。
工具如螺丝刀、钳子、烙铁等易耗品也会增加成本,且容易丢失或损坏。在硬件产品的生产和维修过程中,这些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换,增加了成本支出。
改板费用也不可忽视。在调测阶段和项目交付接近尾声时改板成本不同,后者可能导致所有相关环节都需要重新做一遍。如果在项目后期发现产品设计存在问题需要改板,不仅会增加改板的费用,还可能影响产品的交付时间,给项目带来巨大的风险。
直通率反映了产品直达到成品的能力,直通率不高会带来产品报废率成本或维修的人力成本。提高直通率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优化生产工艺,但这也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投入。
物流费根据发货时间、稳定可靠等需求选择不同的快递服务,费用也有差异。对于硬件产品来说,物流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选择快速、可靠的快递服务可能会增加物流费用,但可以保证产品及时交付给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
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等,不同规模企业税率不同。硬件产品企业需要依法缴纳各种税费,这也会对产品的成本产生影响。
BOM 清单中容易忽略的费用有结构件、开模费、线缆费用、连接器费用、包装、电源、外置天线等成本。这些费用虽然在单个产品中的占比可能不大,但在大规模生产时,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生产加工环节包括 PCB 加工、SMT、整机装配、整机调测、包装等费用。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设备成本,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维修、维护费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器件都有一定的失效率。硬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和维护。这不仅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还可能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硬件产品经理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在产品的各个环节精打细算,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边际成本低,理论上可以趋近于零。
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主要是因为其不涉及实体物料的生产和运输。互联网产品的开发主要依赖于软件编程和服务器资源的使用。一旦产品开发完成并上线,每增加一个用户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一款社交软件在开发完成后,无论增加多少用户,其服务器的扩容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来降低成本。因此,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理论上可以趋近于零。
  1. 投入主要是人力成本,当用户规模巨大时边际成本可忽略不计。
互联网产品的投入主要是人力成本,包括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设计师、测试人员等的工资和福利支出。在产品开发初期,人力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每增加一个用户所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非常小。当用户规模巨大时,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一款在线教育产品在开发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制作和平台的开发。但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时,虽然可能需要增加服务器资源和客服人员,但相对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来说,这些成本的增加微不足道。
此外,互联网产品还可以通过广告、付费会员、电商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例如,一款新闻资讯类 APP 可以通过展示广告来获得收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广告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从而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六、关注点不同

(一)硬件产品经理

  1. 更关注商业价值,用合适的价格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硬件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始终将商业价值放在重要位置。他们深知,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更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实现盈利目标。因此,他们致力于用合适的价格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过程中,他们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功能、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产品既能满足用户的期望,又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例如,在产品规划阶段,硬件产品经理会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确定产品的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他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确保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吸引力。同时,他们还会考虑产品的成本控制,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生产工艺等方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硬件产品经理会密切关注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意识。他们会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确保产品的成本在预算范围内。同时,他们还会不断评估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价格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 对成本和配置斤斤计较,注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意识。
硬件产品经理对成本和配置的关注可谓是细致入微。他们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他们会对成本和配置进行严格的把控。
在产品设计阶段,硬件产品经理会充分考虑产品的成本因素。他们会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材料,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例如,在选择芯片时,他们会综合考虑芯片的性能、价格和供应稳定性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芯片。同时,他们还会对产品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工艺,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硬件产品经理会密切关注产品的配置和成本变化。他们会对每一个元器件的价格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产品的配置,以确保产品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他们还会与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争取更好的价格和供应条件,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
在产品生产阶段,硬件产品经理会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他们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他们还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减少次品率,降低产品的维修和售后服务成本。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更关注用户体验,对用户心理的揣摩更细腻。
互联网产品经理将用户体验视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深入研究用户心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使用体验。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选择众多,产品的竞争激烈,只有那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互联网产品经理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心理。他们进行用户调研,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以了解用户的痛点、期望和使用习惯。例如,他们会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直接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对产品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他们还会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路径、停留时间、转化率等指标,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向。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互联网产品经理注重用户体验的细节。他们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流畅的交互流程和便捷的操作方式。例如,在设计产品界面时,他们会考虑用户的视觉习惯和操作习惯,采用简洁的布局、清晰的图标和易于理解的文字,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在设计交互流程时,他们会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产品的响应速度,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 如用切换卡导航还是抽屉导航等细节,以提升用户体验为主要目标。
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中,切换卡导航和抽屉导航等细节的选择往往体现了产品经理对用户体验的深入思考。切换卡导航通常以卡片的形式展示不同的内容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切换卡来快速切换不同的页面或功能。这种导航方式简洁直观,易于操作,适合展示内容相对较少、功能较为单一的产品。抽屉导航则将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或菜单隐藏在侧边栏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按钮或滑动屏幕来打开抽屉,查看更多的功能和选项。这种导航方式可以节省屏幕空间,提高界面的简洁性,适合展示内容较多、功能较为复杂的产品。
互联网产品经理在选择导航方式时,会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他们会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操作偏好,以确定哪种导航方式更适合用户。例如,如果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简洁时尚的切换卡导航;如果产品的功能较为复杂,用户需要频繁切换不同的页面或功能,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抽屉导航。
此外,互联网产品经理还会通过不断的测试和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他们会邀请用户进行试用,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例如,他们会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调整导航栏的位置、大小和颜色,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他们还会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交互方式,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七、定位差异

(一)硬件产品经理

  1. 为一年甚至两年后的用户研发产品,注重长远目标。
硬件产品经理的目光通常聚焦在一年甚至两年后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上。这是因为硬件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涉及到多个复杂的环节,从最初的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到最终的产品上市,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硬件产品经理需要提前预判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为未来的用户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在智能硬件产品的开发中,硬件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趋势、用户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他们会研究未来一年甚至两年内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融入到产品中,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他们也会关注用户生活方式的变化,如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便捷性的追求等,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此外,硬件产品经理还会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分析他们的产品策略和市场布局,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1. 考虑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和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硬件产品经理在为未来用户研发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份额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考虑产品竞争力方面,硬件产品经理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价格等因素。他们会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优缺点,找出自己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硬件产品经理可能会注重产品的拍照功能、续航能力、处理器性能等方面的提升,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同时,他们也会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质选择等因素,以提高产品的品质感和用户体验。
在考虑用户需求方面,硬件产品经理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痛点和期望。他们会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中,硬件产品经理可能会了解用户对家居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设计出具有智能安防、远程控制、智能场景等功能的产品。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更注重短期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可通过多个版本迭代实现长远规划。
互联网产品经理通常更注重短期的产品规划和研发,这是由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互联网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为了实现长远规划,互联网产品经理通常会采用多个版本迭代的方式。他们会先推出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放到市场上进行测试,收集用户反馈,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逐步实现产品的长远规划。例如,在开发一款社交软件时,互联网产品经理可能会先推出一个基本功能的版本,让用户试用。通过用户的反馈,他们会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用户的需求,然后在后续的版本中进行优化和改进。
  1.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策略。
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策略。这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变化也非常迅速。如果互联网产品经理不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策略,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
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向。他们会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然后根据这些变化调整产品策略。例如,当市场上出现了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互联网产品经理就需要及时分析这款软件的特点和优势,找出自己产品的不足之处,然后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八、工作特点不同

(一)硬件产品经理

  1. 全流程管理包含产品规划、立项研发、GTM、复制推广四个阶段。
    • 产品规划阶段进行多方面论证,包括产品市场论证、产品竞争论证、企业竞争论证、产品技术论证和产品商业论证等。在这个阶段,硬件产品经理需要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为产品的后续开发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 立项研发环节众多,涵盖产品 ID 设计、DVT、EVT、PVT 和 MP 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协调各个专业团队,确保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量产等环节顺利进行。例如,在 ID 设计阶段,需要与工业设计师合作,完成产品的外观设计;在 DVT 阶段,需要组织结构、硬件、嵌入式和软件等团队进行产品的初步测试;在 EVT 阶段,需要进行开模、工程样机试装和测试等工作;在 PVT 阶段,需要进行固件和软件发布以及小批量试产;在 MP 阶段,需要完成种子客户的首批订单和认证工作。
    • GTM 需考虑营销活动,包括整理文档和规划营销活动。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在产品量产前完成 GTM,输出产品规格书、产品说明书、推广文档和宣传单页等资料,并通过产品发布会、产品沟通培训、客户拜访、产品营销活动和客户支持等方式,拉近产品与内部客户(销售)和外部客户的距离,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销售量。
    • 复制推广可调整产品策略推广到更多领域,常见方式有场景迁移、市场迁移和渠道迁移等。硬件产品经理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变化、安装方式或电气接口变化以及转变产品特性等方式,将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领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1. 在产品规划阶段进行多方面论证,立项研发环节众多,GTM 需考虑营销活动,复制推广可调整产品策略推广到更多领域。
    • 在产品规划阶段,硬件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市场规模和竞争态势等。同时,还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产品的技术方案可行且具有商业价值。例如,在进行产品市场论证时,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分析产品的细分场景、市场大小和用户价值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在进行产品竞争论证时,需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定位;在进行企业竞争论证时,需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上下游产业链的竞争态势以及企业的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开发方向和市场策略;在进行产品技术论证时,需要分析产品的技术方案、关键技术指标和技术风险等因素,确定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和开发难度;在进行产品商业论证时,需要分析产品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投入产出比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 在立项研发阶段,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协调各个专业团队,确保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量产等环节顺利进行。例如,在产品 ID 设计阶段,需要与工业设计师合作,完成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人机工程学设计;在 DVT 阶段,需要组织结构、硬件、嵌入式和软件等团队进行产品的初步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在 EVT 阶段,需要进行开模、工程样机试装和测试等工作,确保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在 PVT 阶段,需要进行固件和软件发布以及小批量试产,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在 MP 阶段,需要完成种子客户的首批订单和认证工作,确保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顺利进行。
    • 在 GTM 阶段,硬件产品经理需要考虑营销活动,包括整理文档和规划营销活动。例如,硬件产品经理需要输出产品规格书、产品说明书、推广文档和宣传单页等资料,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还需要通过产品发布会、产品沟通培训、客户拜访、产品营销活动和客户支持等方式,拉近产品与内部客户(销售)和外部客户的距离,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销售量。
    • 在复制推广阶段,硬件产品经理可以调整产品策略,推广到更多领域。例如,硬件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场景迁移、市场迁移和渠道迁移等方式,将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领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例如,通过软件功能变化,将 C 端产品和 B 端产品进行迁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通过安装方式或电气接口变化,将 A 地区产品迁移到 B 地区产品,扩大产品的市场范围;通过转变某一特性,如运营商定制接入产品,切入运营商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1. 团队中一般不专设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兼任部分项目管理职责。
    • 在互联网产品开发团队中,一般不专设项目经理岗位,产品经理需要兼任部分项目管理职责。这是因为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具有快速迭代、变化频繁的特点,需要产品经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开发计划。因此,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协调各个部门和团队,确保产品的开发进度和质量。
    • 产品经理在兼任项目管理职责时,需要关注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等方面。例如,产品经理需要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需要组织项目团队,协调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工作;需要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需要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需要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 更注重用户增长、流量等指标,与运营一起背 KPI。
    • 互联网产品经理更注重用户增长、流量等指标,这是因为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通常是基于用户规模和流量的。用户增长和流量的增加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例如广告收入、付费会员、电商交易等。因此,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与运营团队一起,共同承担用户增长和流量等指标的 KPI。
    • 为了实现用户增长和流量等指标,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与运营团队密切合作,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和运营计划。例如,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开展营销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产品;运营团队可以通过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方式,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和流量。同时,产品经理和运营团队还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不断调整产品策略和运营计划,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九、合作伙伴差异

(一)硬件产品经理

硬件产品经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与大量外部合作商合作,这些合作商在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产品的成功推向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1. 需要和大量外部合作商合作,如 ID 设计、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固件开发、样板厂等。
    • ID 设计:在硬件产品开发中,ID 设计是将想法变成实体的第一步。ID 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经理的想法,将其具象成产品的外观。由于想法通常是多变和不确定的,所以选择一个懂你且沟通协调顺畅的 ID 设计师至关重要。他们要对相应部件的特性有所了解,能够将想法准确地转化为产品外观。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决策、尝试和修改,因此 ID 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帮助产品经理将不确定因素逐步确定。
    • 结构设计:机构设计也称为结构设计,负责设计产品的内部。MD 设计师需要考虑元器件特性、摆放方式、固定方式、拆件加工方式、加工难度、良品率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 ID 设计、电子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协调沟通,以确保产品的整体设计合理。同时,结构设计师在产品开模和生产中也需要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具备顺畅及时的协调能力。为了保证产品后期各方面的可靠性,在选择 MD 设计合作伙伴时,最好选择与开模、生产为同一家公司的,这样可以保持高效沟通,明确责任划分,并且 MD 设计师对产品的加工和生产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 电子设计:电子设计是根据电路原理、产品功能、元器件特性进行 PCB 的设计过程。不同类型甚至不同型号的元器件特性和性能各异,因此选择电子设计合作伙伴时要考虑专业的对口度。例如,做通讯类产品应选择有通讯技术经验的合作伙伴,以避免重复踩坑。电子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产品经理通常不具备深度电子知识,需要与经验丰富的电子设计合作伙伴深入沟通,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元器件选型,确保产品既符合要求又不浪费资源和成本。
    • 固件开发:固件可以理解为运行在硬件设备内的软件程序,分为运行在单片机的 “小程序” 和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两种。无论是哪种固件,产品经理都需要与工程师深入沟通产品功能、逻辑判断、数据处理、权限条件、异常处理等内容。
    • 样板厂:ID 设计、MD 设计、电子设计在设计完成后都需要制造实体部件进行测试,这个阶段制作的部件或产品称为手板或样板。由于样板是为了测试验证,难免会进行修改调整并再次制作样板进行测试,所以会多次进行打样测试。打样过程由第三方协助,比较费时,如果合作伙伴配合力度好,可以节省项目时间和沟通协调成本。因此,选择样板厂最好选择比较熟悉的。
  1. 前期合作伙伴注重顺畅交流,后期合作伙伴注重可靠性。
    • 前期合作伙伴包括 ID 设计、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固件开发、样板厂等,他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将想法变成产品,会涉及较多的沟通和协调。因此,选择前期合作伙伴更加注重顺畅的交流,能够高效地理解产品经理的想法并将其转化为产品。
    • 后期合作伙伴主要有模具研发厂、SMT 厂、代工厂等。这些合作伙伴在产品生产阶段发挥关键作用,需要提供大批量稳定的服务。他们的可靠性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按时交付至关重要。例如,在选择模具厂时,需要考虑其设备配置,如 IQC 设备、SMT 设备、开模设备和注塑设备等。具备相应设备的模具厂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同时,后期合作伙伴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响应和解决,确保产品顺利推向市场。

(二)互联网产品经理

互联网产品经理主要与内部团队协作,如开发、设计、运营等。这种协作方式强调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以快速推出产品。
  1. 主要与内部团队协作,如开发、设计、运营等。
    • 开发团队: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实现产品的功能。开发团队负责将产品经理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代码。在合作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清晰地定义需求,提前将产品需求文档发给开发人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理解。同时,要主动沟通,了解开发进度、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对于每个功能和界面都要认真考虑和推敲,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保持耐心和尊重,尊重开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开发结果和测试结果,以便开发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 设计团队:与设计团队的协作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方面。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与设计团队共同制定产品的设计方向。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帮助设计团队优化产品设计。同时,要尊重设计团队的专业意见,共同打造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
    • 运营团队:互联网产品经理与运营团队的合作也非常紧密。产品经理需要了解运营需求,如流量提升、用户留存、转化率等,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和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运营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和产品表现,以便制定更好的运营计划。协作制定运营计划,如活动策划、推广方案等。及时反馈产品问题和改进建议,听取运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优化产品和提升用户体验。保持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运营情况、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共同制定产品和运营的策略和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1. 更强调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以快速推出产品。
    • 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快速推出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因此,互联网产品经理更强调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与内部团队协作时,产品经理可以采用在线即时通讯、面谈、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理解。同时,要注重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协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项目管理中,要合理分配任务,监控进度,控制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及时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互联网产品经理可以带领团队快速推出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十、结论

硬件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经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这些区别反映了两者在不同领域的独特价值,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可能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硬件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总结
  1. 职责方面
    •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主要负责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更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常采用免费模式,通过广告等方式盈利。
    • 硬件产品经理职责:涵盖市场调研、需求管理、编写产品方案、协助开发、编写文档、市场推广及客户技术支持等,更像生意人,注重成本和收益产出比,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功能、成本、售价、技术、利润点等。
  1. 知识体系要求差异
    • 硬件产品经理:涉及工业设计、电子电路、结构工程等多领域,对跨领域综合知识体系要求高,需要具备很深的垂直性行业经验。
    • 互联网产品经理:软件技术通用性较强,不需要像硬件领域一样具备深厚的垂直行业经验,更注重挖掘用户场景和痛点需求,通过某种方式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
  1. 开发周期不同
    • 硬件产品经理:开发周期长,涉及实体物料,难以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注重一次性做对,开模后修改成本高,产品召回、返修投入大,开发周期相对刚性,有些环节无法压缩。
    • 互联网产品经理:强调 “MVP 思维” 和 “敏捷开发”,先把产品放到市场上试一试,通过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不存在召回概念,可通过加大人力和时间投入提升效率,弹性较大。
  1. 成本差异
    • 硬件产品经理:边际成本最低只能降到趋近于物料成本,不能为零,成本意识更强,每增加一个功能需衡量投入产出比。
    • 互联网产品经理:边际成本低,理论上可以趋近于零,投入主要是人力成本,当用户规模巨大时边际成本可忽略不计。
  1. 关注点不同
    • 硬件产品经理:更关注商业价值,用合适的价格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对成本和配置斤斤计较,注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意识。
    • 互联网产品经理:更关注用户体验,对用户心理的揣摩更细腻,如用切换卡导航还是抽屉导航等细节,以提升用户体验为主要目标。
  1. 定位差异
    • 硬件产品经理:为一年甚至两年后的用户研发产品,注重长远目标,考虑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和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 互联网产品经理:更注重短期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可通过多个版本迭代实现长远规划,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策略。
  1. 工作特点不同
    • 硬件产品经理:全流程管理包含产品规划、立项研发、GTM、复制推广四个阶段,在产品规划阶段进行多方面论证,立项研发环节众多,GTM 需考虑营销活动,复制推广可调整产品策略推广到更多领域。
    • 互联网产品经理:团队中一般不专设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兼任部分项目管理职责,更注重用户增长、流量等指标,与运营一起背 KPI。
  1. 合作伙伴差异
    • 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和大量外部合作商合作,如 ID 设计、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固件开发、样板厂等,前期合作伙伴注重顺畅交流,后期合作伙伴注重可靠性。
    • 互联网产品经理:主要与内部团队协作,如开发、设计、运营等,更强调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以快速推出产品。
二、两者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硬件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在各自的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硬件产品经理来说,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硬件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在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他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例如,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硬件产品的开发中,硬件产品经理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对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
互联网产品经理则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功能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使用产品。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变化,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在社交软件、在线教育、电商平台等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未来可能的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硬件产品和互联网产品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硬件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之间的界限可能会逐渐模糊,两者之间的合作和融合将更加紧密。
一方面,硬件产品越来越智能化,需要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例如,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硬件产品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控制、数据分析等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和技能,与互联网产品经理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另一方面,互联网产品也需要借助硬件设备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互联网产品需要借助硬件设备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与硬件产品经理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硬件设备,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硬件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收藏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加速更新更多文章。
常见问题
  • 本站资源版权属 AxureMost.cn 所有。任何非官网途径下载均属于盗版,后台有检测机制一经发现传播,共享,出售会起诉追会本站损失。
查看详情
  • 请比对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